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理论研究中,通过对旅游发展的常规道路和非常规道路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寻找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属于 [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模式分析法 D.社会统计法
	E.归纳法
	2.古波斯帝国修建的第一条公路称为 [ ]
	A.驰道 B.御道
	C.直道 D.神道
	E.国道
	3.中国最早开办的旅行社的名称是 [ ]
	A.华侨服务社 B.中国旅行社
	C.现代旅行团 D.踪萍旅行社
	E.友声旅行团
	4.探亲访友在各类旅游动机应属于_____方面的动机 [ ]
	A.身心 B.文化
	C.社会 D.经济
	E.休闲
	5.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专业化生产与经营的旅游 [ ]
	A.服务 B.技术
	C.设施 D.知识
	E.资源
	6.我国规定,国际旅行社应交纳的质量保证金不得少于 [ ]
	A.30万元 B.60万元
	C.90万元 D.120万元
	E.150万元
	7.现代旅游活动所利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安全性最差的是 [ ]
	A.轮船 B.飞机
	C.火车 D.汽车
	E.缆车
	8.住宿业的本质产品是 [ ]
	A.客房 B.生活环境
	C.设施设备 D.场地
	E.服务
	9.20世纪60年代,“分时住宅”首先兴起于 [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瑞士
	E.西班牙
	10.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对象是 [ ]
	A.旅游价格 B.宣传方法
	C.客源 D.服务质量
	E.旅游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旅游三要素中的主体可包括 [ ]
	A.旅游者 B.访问者
	C.旅游对象 D.旅游交通
	E.旅行社
	12.下列人中属于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国际来华旅游者有 [ ]
	A.驻华使馆人员 B.来华登山的日本运动员
	C.驻华新闻记者 D.参加广交会的外国商人
	E.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
	13.属于余暇的时间包括 [ ]
	A.看电视时间 B.自学外语时间
	C.上下班坐车时间 D.郊游时间
	E.家务劳动时间
	14.旅游资源的变化性主要指 [ ]
	A.生态环境的变化 B.管理体制
	C.资源体的自然损耗 D.旅游地的扩建
	E.资源吸引力的变化
	15.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 ]
	A.交通 B.管理体制
	C.政策 D.社会安定程度
	E.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
	16.人们习惯上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所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 ]
	A.服务态度 B.服务技能
	C.服务项目 D.消费档次
	E.价格低廉
	17.在非主要交通工具中,缆车的主要优点有 [ ]
	A.运载能力大 B.减少环境污染
	C.占地面积小 D.消费价格低廉
	E.减少植被破坏
	18.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机场吞吐量 B.住宿业建设水平
	C.旅游资源数量 D.服务质量
	E.当地人的好客程度
	19.住宿业建设在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方面需要注意解决的矛盾是 [ ]
	A.民族化与现代化 B.便利性和低价位
	C.高档次和艺术性 D.简朴性和多样性
	E.实用性与艺术性
	20.国际旅游者首先选择近距离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比较经济花费较少 B.能当日往返
	C.连续假日较短时也可出游 D.交通便利,易于掌握旅游时间
	E.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上比较接近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旅游是集_____________化交往模式和_____________化交往模式优点的积极而健康的交往。
	22.德语中的旅游一词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词复合而成的。
	23.我国旅游业在全面发展时期体制改革的三个特点是企业化、____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___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