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财务管理环境
	  一、经济环境(P32)
	  1.经济周期
	  (1)复苏 → (2)繁荣 → (3)衰退→ (4)萧条
	  固定资产 存货 劳动力 新产品
	  购置(长期租) 多 雇佣 研发
	  扩 张 多 雇佣 市场营销
	  2.经济发展水平=理财水平(P34)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不发达国家
	  3.经济体制(P35)
	  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经营决策权,计划指令性生产。
	  市场经济体制: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对外筹资。
	  4.其他因素(P35)
	  第四节 国际财务管理的金融与税收环境
	  二、金融环境
	  1.金融市场:资金供应者与需求者通过某种形式进行资金融通(交易)。
	  资金融通的两种方式:直接方式、间接方式。
	  (1)分类:①按营业性质分: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②按时间长短分:货币市场(短期)、资本市场(长期)。
	  ③按市场所处的交易环境分: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健全的金融市场的表现
	  (3)健全的市场对理财的作用
	  ①有助于国际企业迅速、快捷的筹集可利用的资金。
	  ②有助于国际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③有助于国际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效的市场信息)
	  2.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监督者);商业银行(存货款经营者);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
	  投资银行(美国):自营证券业务、委托业务、承销业务。
	  3.金融工具
	  三、税收环境(对理财的影响最直接)
	  1.国际税收种类:公司所得税、增值科、营业税、预扣税。
	  预扣税:东道国对本国居民(公司)支付给外国的利息和股利所征收的税。
	  2.纳税人和纳税对象
	  3.国际企业的税负:应税收入、抵扣费用。
	  4.税收对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
	  四、国际理财环境的分类
	  宏观:影响全体企业;
	  1.按包含范围的大小分
	  微观:只影响部分企业。
	  内部环境:比较简单、较易把握(主要指微观环境);
	  2.按与企业的关系分:
	  外部环境:比较复杂。
	  静态环境:变化不大;
	  3.按照变化情况分:
	  动态环境:可预见性差。
	  第三章 国际企业的财务分析
	  一、什么是财务分析?
	  1.概念: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2.财务分析在财管中的地位
	  ①是对一定时期财务活动的总结。
	  ②同时又是新一轮财务活动的开始(提供决策和建议)。
	  3.财务分析的具体目的。
	  ①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②评价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④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4.财务分析的需求者:
	  ①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最全面的信息。 ②企业的债权人:偿债能力信息。
	  ③企业的投资者:获利能力、发展前景。④政府
	  5.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
	  ①以经验数据为标准; ②以历史数据为标准;
	  ③以同行业数据为标准; ④以本企业预定数据为标准。
	  6.财务分析操作程序(四步)
	  第二节 财务比率分析
	  二、偿债能力(还本付息的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经验数据等于2时,为最佳;经验数据大于2时,资产获利能力弱;经验数据小于2时,偿债能力差。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经验数据等于1时,为最佳。
	  3.现金比率=可立即动用的资产÷流动负债=(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4.现金净流量比率=经济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5.使用上述指标,应注意问题:非财务报表信息(信用度、银行的信用支持、资金积累变现的长期资产)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还本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了在总资产中,债权人提供的支持度:债权人(指标越小越好)、
	  投资人。
	  2.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倒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权益乘数
	  (三)企业负担利息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盈余÷利息费用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资产周转能力)
	  1.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越大越好)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越小越好)
	  2.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额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获取利润的能力)见书P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