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国际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国际财务管理的概念 
	  一、什么是国际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①财务活动→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利润分配→财务预算。 
	  ②财务关系→与债权人、政府部门、供应商、员工等之间的关系。 
	  国际财务管理→站在“国际企业”角度 
	  1.国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超越国境 
	  跨国公司(是最高级组织形式) 
	  国际企业的内涵>跨国公司的内涵 
	  跨国公司标准(P2)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组成(2)通过产权联结 
	  (3)实行“全球战略” 
	  2.国际财务管理的内容(P4) 
	  (1)理财环境 
	  (2)外汇管理风险:一国货币贬值有利出口,不利进口;一国货币升值不利出口,有利进口。 
	  (3)国际筹资管理:低风险、低成本、获取所需资金。 
	  (4)国际投资管理 
	  (5)国际营运资金管理:存量管理、流量管理。 
	  流动资金-流动负债=营运资金 
	  (6)国际税收管理:使整个企业集团税赋最低。 
	  (7)其他内容 
	  二、国际企业利益相关者(P15) 
	  利益相关者标准:(1)对企业有投入; (2)对企业有收益; 
	  (3)承担企业的风险。 
	  1.企业所有者:(1)经营决策权(间接);(2)享有剩余收益权; 
	  (3)承担风险。 
	  2.企业债权人:(1)还本还息(税前); (2)合同中保护性条款(维权); 
	  (3)承担风险比企业的所有者小。 
	  3.企业的职工 
	  4.政府:通过税收、无偿强制。 
	  第二节 国际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国际财务管理的目标(P7) 
	  两个目标: 
	  1.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利益、股票价格最大化。 
	  2.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票价格最大化(P11) 
	  优点:(1)考虑了时候价值; (2)考虑了风险价值; 
	  (3)克服了短期化; (4)直观。 
	  缺点:(1)只适合于上市公司; 
	  (2)股市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具有多样化;(3)只强调股东的利益。 
	  四、国际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P23): 
	  1.根据特定的理财环境来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2.设置辅助目标: 
	  (1)长期合并收益最大; 
	  (2)税赋达到最低; 
	  (3)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有效保证。 
	  3.结合东道国的国情设置相应的目标。 
	  美国(股东财富最大化)日本(企业价值最大化) 
	  ①股东个人只关注股份法人不单单关注股价 
	  ②职工劳动市场发达不关注长远发展关注长远发展 
	  ③债权人金融市场完善 法制健全混在一起 
	  ④政府不干预干预多 
	  五、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P3) 
	  1.理财环境复杂化 2.资金筹集多样化 3.资金投放高风险 
	  第三节 国际财务管理的发展 
	  六、国际财务管理发展历程(P24) 
	  1.传统财务管理阶段:以筹集资金管理为主(资金需要量预测、筹资方式的选择) 
	  背景:(1)经济繁荣;(2)资金市场、金融市场不完美 
	  2.资产管理理财阶段(又称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 
	  背景:竞争加剧、技术发展迅速。 
	  强调“内部控制管理” 
	  3.投资管理理财阶段 
	  强调“对外投资决策” 
	  ★三个理财原理:由定性→定量发展 
	  4.通货膨胀理财阶段(20世纪70年代) 
	  汇率由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转变 
	  5.国际经营理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实践上) 
	  建立在三个基础上(P26) 
	  (1)现实基础→国际企业飞速发展 
	  (2)历史基础→理财原理的推广 
	(3)推动力量→金融市场的全球化